
“危险常常在第二现场发生”!复旦学者提醒,这些细节别大意
《广州日报》就危险常常在第二现场发生”的话题采访了李博士,
李素磊博士就“怎样才可规避风险、彻底地“防患于未然”?提出自己的观点:
1、首先是要找回“本心”。“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具有‘慧眼’,有识别危险的能力并及时采取行动脱离危险的本能。”
2、想要“避坑”就需建立从认知到行动的防御体系:
1)“在认知层面,需认识到‘完美人设’的虚幻性,培养批判性思维。要建立自信,对精英、权威、奢侈生活等祛魅,立足本心、踏实生活。
2)要提升自己的认知,世界是多元的,人是复杂的,而且人的外在人设与内在人格道德底线并不能划等号。
3)在行为层面,对他人要以真实的言行举止作为判断的依据,通过验证信息、设定边界、延迟决策等策略,将风险预判转化为具体行动。
最终,防范此类案件以及各种与人相关的‘无妄之灾’的核心在于:不迷信标签,不低估人性之恶,不放弃对自身安全的绝对掌控权”。
原文链接:“危险常常在第二现场发生”!复旦学者提醒,这些细节别大意